Sunday 19 March 2017

Ulaanbaatar. Mongolia 烏蘭巴托, 蒙古 (二)— 發展中的掙扎


大藍天、廣闊的雪地、疏落的小房子……有沒有一點像北歐的感覺?其實這是烏蘭巴托的遠郊,大約在機場再向西南走,Khan-Uul Khoroo 13(13區)的蒙古包區裡。鮮豔的小屋站在木欄中極大的花園內,讓沒有花園只有細小居所的香港人好生羨慕。遊人很小機會能來到這些偏遠的民居,除了看看城市中密麻麻的蒙古包區外,筆者也很幸運的能到訪另一類的居住區。因為遙遠,在這邊居住的都是老人。低密度的房子,讓人能呼吸著新鮮的空氣,確比城市中的住得舒適。


這裡的居民大多是自給自足,當地人除了會把牛糞都收集以在冬天燃燒熱力外,他們也會在後園設置夏天時會用到的溫室,有些甚至會在家裡花園種植果樹呢!除了蔬果,蒙古人當然少不了牧畜。當我們在寬闊的泥路中走著走著,迎面而來的正是十數隻牛群!牠們在穿著傳統蒙古服的主人帶領下,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裡緩慢的散步著。


蒙古的牛牛都長著很厚的長毛,十分可愛!牛群當然不像我家的Lafite(一隻肥狗)般,只是落街逛逛。牠們的目的地其實是小區裡唯一的水站。蒙古一直缺少水源,而且天氣寒冷,天然的河流都結冰了(這可是我的thesis啊),牛牛們便需要來到民用的水站喝水。沒錯,房子都沒有自來水,無論天氣多寒冷,要用水便得自己跑到水站取水去。



幸運地碰上取水的居民。很喜歡這張照片,除了兩位大姐吃力的以手推車運送一瓶瓶的清水(這可是一家人一天最少的用量了),還描繪小區裡分佈零散的小房子。背後襯托一幅如畫的遠景,一重重平靜的雪山,讓畫面帶點不直實的感覺,這可是超出在城市人的想像呢。


可是大部分背着蒙古包的遊牧民族並不願意居住在遙遠的Khan-Uul Khoroo13,他們來到首都就是要賺錢,所以都把唯一的家當——蒙古包都紮在市中心附近、密密麻麻的蒙古包區裡。回到了Chingeltei,這個與經濟中心近距離、且較早期發展的社區,在白濛濛的雪山上並不是像瑞士或日本的滑雪道,而是木房子和蒙古包交織着的一片風景。早來的都把家建立在馬路的旁邊,新移民只可以越紮越高,一排又一排的蒙古包及其木圍欄快要碰到雪山山頂了。


蒙古包區的設施非常簡陋,就只有最基本的少量電力。這裏像極任何一個剛發展的社區,電線疏落地懸掛在歪歪曲曲的電柱上,為居民提供僅有的文明權利。雖然社區貌似密度非常高,他們卻都有敞大的庭園。如此一來,要鋪排䁔氣管、水管等基本設施都變得非常困難。這些使社區充斥著冷冰冰的濁空氣——每個蒙古包的中央皆凸出一條灰黑的煙囪,人們在寒冷的冬天只能靠燃燒煤炭(及後更拜訪了危險煤礦場!)取暖,多麼的原始,多麼的基本。即使烏蘭巴托一年有三百多天的藍天,長達半年的冬天天空中卻一直瀰漫着厚厚的黑煙。


接着,小心走上薄冰包封的大斜路,我們走進真實蒙古包區居民的家。儘管從前在發展中村落也進行服務也進行過家訪,這一次蒙古包的體驗卻讓我大開眼界。


從木圍欄走到蒙古包,一共走了大約三五十步才到家門。太陽下的蒙古包與閃爍着的雪地形成和諧的畫面(後面在一座像極宮崎駿筆下的房子呢)。



蒙古包的生活空間並不大,步入矮小的大門後已能看清整個佈局。傳統的居所裡,內屋佈置其實相當現代化的。在大約直徑六米至十米的空間裡,正中央的是剛才提及的燒煤爐,左右兩旁對稱的放著邊床和沙發。大門的對面通常是電視、家族的相片、孩子的獎狀等等;右面近門則放著廚具。時值冬天,蒙古包也會穿上衣服,在外圍上加上厚厚的羊/牛毛,加上燒煤的暖氣,整個室內都暖暖的。


咦,那最重要的洗手間在哪?在蒙古包區除了沒水,更沒有最基本的衛生設施。要如廁便得從和暖的室內走到零下三十多度的室外坑廁。坑廁每隔一至兩年便需要更外位置,非常原始。冬天要跑到零下如廁已苦不堪言,但在夏天近三十多度時衛生情況亦可想有多惡劣。洗澡?對蒙古人來說似乎並不重要,每個蒙古包區只在數間私營的澡堂,在些居民可能一至兩個月才會到訪一次。



曾經到訪數次中國落後的社區,廣西、清遠、肇慶等偏遠村落作義務工作,當時感受到的是居民已續漸邁向較富足的生活。可在烏蘭巴托,一個曾稱霸歐亞的國家首都,卻似乎還在漫漫長路。多於六成的首都市民均住在沒有自來水、沒在基本衛生設施的原始蒙古包區內,筆者似乎這才真切地感受到發展中國家的困境。在網絡上常常遇上落後地區的新聞,當然不及親身的體驗,印象中,他們並沒有如當年探訪中國偏遠地區的人們開心,居民們逼切地渴求改善生活。可幸是這旅途中遇上許多致力改善國家的蒙古年輕人,有為我們安排行程的留學生,建立蒙古包區的改善計劃;有靠一人之力曾在韓國打工的大叔,為蒙古包區孩子建造溜冰場(上圖);也有在極端冬天試驗溫室耕種蔬菜的機構。對城市發展總有著濃厚的興趣,慶幸能夠在烏蘭巴托還在長大時感受她的困難,在或許三五十年後相遇,祈望可回想現況,見到成熟的她再次綻放。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